金馬影展今年我只跑了六部電影<計程車司機之死><淚海><完全虐囚手冊><阿拉斯加之死><溫蒂跟露西><渺渺>。
金馬影展逐漸受人關注,票一年比一年難搶,我今年簡直輸得一敗塗地,但也是因為時間已不在能跟大學時代比較。
六部電影中,最令我開心的莫過於阿拉斯加之死,慶幸加映場,否則我肯定是絕緣了。
阿拉斯加之死改編同名真人真事小說,根據小說主人死前手記,還原男主角在四年內漂泊旅行的記事,且同步地用旁白平實敘述家人面對他的失蹤,心境上所面對是如何。阿拉斯加之死是部完整性極高的電影,心靈旅途的種種趣事,家庭紛爭所讓他轉變的因素,親人失去他後的憤怒無奈悲傷,在剪接跳縱上,一點都不顯得唐突,反而很充實的一點一點帶出了整部故事,好豐滿的電影,西恩潘導演筒的功力,是令人佩服的。為了呈現曠野的寂靜,在電影中很真實地帶往大自然反璞歸真的感動,那阿拉斯加冰野的寧淨,沙漠峽谷湍急的流水,跳脫了文明化的束縛,洗禮回朔純真的個體,人與自然都結合了。
隨著主角的旅程,了解他究竟想要追求什麼,其實,看他的故事不禁會想,有人怎麼會這麼有勇氣去找尋自己所要的,即使那不容世俗去解釋去認可,但他就是以最原始的方法,去生活,那你現在的生活,是自己內心渴望的嗎?人就只有這樣的一生,時間、選擇,好難的決定。
男主角Emile Hirsch因此片獲得美國影壇所注目的新秀,他演得真的是很好,且為戲減重很多,只獲得一些獨立影展及影評人協會的肯定,還滿可惜的,電影中尤其片尾結局的部分最使人動容,生與死的瞬間,隨著陽光與心跳,結束。很可惜阿拉斯加之死到現在都沒有片商會代理發行及上映院線,這部電影肯定是要由大螢幕觀賞,才會獲得很大的感受,金馬影展開放四個場次了,口碑如潮,片商就行行好吧,別在引進好萊塢大爛商業喜劇片了。
紀錄片<計程車司機之死>與<完全虐囚手冊>是同一事件的故事,皆是描寫美軍在伊拉克虐囚事件,我有些後悔看這兩部電影,其實選其一就可以了,重覆性滿高的,而且很悶,明明片子也沒很長,我都覺得我看了快三小時了,不得不承認導演跟幕後工作人員很用心,有時我都會想,怎麼能請到這麼大咖的官員來現身說法,不會被趕嗎?連虐囚的那些士兵都在鏡頭前侃侃而談,不過,挺罪的都市最小階層的人,真正頭頭哪會受到什麼逞罰,這種天地不容的事情,至今,一就受到高層的包庇,小老百姓哪能跟他們鬥。
巴基斯坦電影淚海,我原先以為是愛情片,結果是講政治理念尋鄉的故事,愛情的著墨非常少,大部分都是在講長年以來人民、歷史與政治所造成生活上的改變。對於他們國家民族性流離失所的後代,失去的歸屬感,所產生的憤恨,對我來說都好遠,沒能使我連結起共鳴。
期待的溫蒂跟露西讓我失望最大,女主角原本計畫要去阿拉斯加旅行,在一個路過的鄉鎮,她狗走失了,她就不斷的去找狗,找阿找阿找阿,而她在超商偷竊而被關進警局,狗就是因此走失,但是她在找狗的過程,還是都有錢去坐公車、計程車、買咖啡跟蛋糕、投電話錢、計畫去修車,不是都是預算,何必一開始為了那小小的花費而去竊盜,真的是很矛盾,我還以為她很窮,結果她最後去坐計程車?!不合理吧!片長非常短,在與狗會面完後,跳上火車就結束,好譁然!我還以為找狗只是一小部分,後面還要去阿拉斯加呢!出來戲院我快被氣死了!
提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電影渺渺,我對於青春校園電影一值都很感興趣,當然偶爾會碰到地雷片,像是夏天的尾巴(電影的重點到底在哪?!),渺渺主要著重在兩個女主角之前友誼的故事,女女之間互相黏對方或者關心問心理話之類的,讓我常常受不了,也許女生與女生相處之間真的是這樣,但我在觀賞中,內心是驚訝的,未免也太誇張了,尤其是張榕蓉的腳色,好壓迫人!
除了女女情誼外,男主角范植偉所扮演的憂鬱唱片行老闆,是另一個重要的腳色,不過范植偉在電影中,與他男友的所有對手戲,都演得好油條,雖然他是克制要壓抑情感,但口條上生硬程度整個使人冒汗,尤其是與他男友說我們是哥們那句,好突兀的表演,跟色戒王力宏一出場的第一幕有得拚。剩下內心憂鬱的情節掌控的就很自在了。張榕蓉在渺渺中演出很清新自然,片尾的哭戲令人揪心,但提名到金馬獎最佳女主角,是否顯得過譽?!看完渺渺後,越來越認為名單是爆冷門的。渺渺看完後並沒有太多的感動,只有旅行的意義旋律不斷在腦中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