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7月30日 星期一

吸毒輓歌 門徒



難得華語市場有描寫毒品的電影,門徒深動刻劃供應者,需求者及追捕者三方的關係,成功的關鍵莫過於演員突出的表現。



吳彥祖飾演的阿力在毒梟昆哥(劉德華飾演)身旁臥底八年,成功搏取他的信任,萌生退意的昆哥有心將此事業交付給阿力,此時阿力遇見吸毒者阿芬(張靜初飾演),看上癮人墮落又無可拉拔的慘況,阿力想盡力幫忙,卻又力不從心,就當阿芬漸漸有好轉之時,前夫(古天樂飾演)跑來糾纏,阿力對阿芬徹底絕望,也決定將內幕全盤供出。



吸毒者如何演至入深,如何感動至腹,全在於張靜初有層次的演出,阿芬這腳色無疑是拉起門徒價值的最大關鍵,她是吸毒的單親媽媽,有一日沒一日收入度日,自己跟女兒都養不起,還是執意哉入吸毒的深淵,電影後半段所說,為何人會吸毒,全來自於空虛,當阿芬娓娓道來她的過程時,原由也就不言可喻了。



阿芬最初嫁給徒有外表的丈夫,老公吸毒難戒,阿芬要讓他了解,吸毒是可以根除的,就因為愛他,阿芬就此成了上癮著,毒品的可怕就在於此,阿芬始終無法抗拒毒品的誘惑,直到阿力的介入後,她可以找到生命中最後一曙希望,諷刺的是,前夫竟在此刻出現,阿芬又放棄唯一解脫的機會了。



阿力的翩然離去,讓阿芬痛苦難耐,於是她處理完生命中最後的牽掛後,也恣意的放任自己,這腳色終究沒有被救贖的機會,張靜初詮釋出阿芬深處於吸毒泥淖不可自拔的痛苦,每場戲深深的牽引著觀眾的目光,當她與阿力慰藉後突如其來毒癮發作,令人毛骨悚然,吸毒的恐怖就在於不可預期。



記得之前看張靜初的訪問,為了詮釋出吸毒者的癮頭,她特地探訪受刑人與他們深入研究,也因如此,門徒裡的阿芬散發初種種細膩的舉動,也就使人同情了,另一個毒蟲便是古天樂,雖然只有幾場戲,也相當成功,將那窩囊沒用又現實無情的前夫扮演的活靈活現,最後遭人陷害於海關處了慌張不安,讓人看的會心一笑,雖然是罪有應得,但也覺得阿力的做法有點失了正氣。



本片雖說是門徒,但在師徒關係上,著墨難比於阿芬那條線的搶眼,面對劉德華與吳彥組中規中矩的表現,配角就叫為突出,不過我個人很欣賞劉德華兩場戲,一場是阿力問昆哥為何人會吸毒,昆哥暴躁飛快地說著自番道理,還頗黑色幽默的,以及最後自殺前與阿力攤牌的那場,也看到昆哥遭人背叛的失望,全都寫在臉上了,個人覺得華仔演這兩場戲就夠了,至於袁詠儀就是完全被犧牲的腳色,沒什麼發揮的餘地,但懷孕上陣誠意是值得肯定的。



臥底八年的阿力,從來沒有幹過真正警察的職務,所以,門徒裡的阿力儼然就是毒梟裡頭的一份子,最後成功破案,阿力的內心始終認為自己與毒品擺脫不了關係,最後帶出人性很黑暗的一面,當人面對空虛無助時,你會選擇毒品來幫助嗎,我認為門徒是近年來相當出色的電影,原因在於它大膽嘗試了不同的故事,此類型最為出色的莫過於迷上癮,在門徒裡頭,我看到用另一觀點描述吸毒的題材,也因毒品使人沉淪的恐怖,吸毒的影片也時常廣受迴響,熱愛看吸毒片的我,門徒讓我大飽眼福,今年坎城有一競賽片是講兩女子墮胎的戲碼,也吸引我的注意,好像有得到大獎,但台灣何時會進,就不得而知。

怵目驚魂28天



怵目驚魂28天評價極高無比的美國獨立電影,以前在電視上看過一些片段,最近才租回來看,相當深奧的一部科幻懸疑片,由傑克葛倫霍主演。



傑克葛倫霍飾演的東尼,他有個虛構的朋友叫做法蘭克,法蘭克告訴他,28天後世界將會毀滅,當晚,一架飛機的引擎莫名的墬下東尼的房間,他奇蹟似的逃過一劫,之後,也逐漸受到法蘭克的控制。



現實中,東尼的父母親認為兒子心理疾病越來越嚴重,而實際上,東尼受到法蘭克的牽絆逐日加深,甚至做出神秘又不可思議的事情,造成當地小鎮無比的恐慌。



這段期間,東尼發現一種時空旅行的神奇力量,他看到更多未知的領域,於是他想要理出這一切的頭緒,當他愈了解真相,也失去他最寶貴的東西,於是東尼決定,用時空旅行犧牲自己,將時間回到毀滅之時。



怵目驚魂28天原本在影展上映,評價其低無比,導演之後在重新剪輯後,在美國少數電影院上映,而後發行DVD,沒想到佳評如潮下,反攻回主流電影院,造成相當大的迴響,在IMDB上更獲得極高的評價,少數起死回生的電影。



怵目驚魂28天我覺得滿深奧的,看完後有很多疑點都不知道如何解釋,不過以男主角而言,他最後為愛犧牲,將事情回到原點,可惜的是,如果真是如此,那28天內所發生的一切,也皆全無發生,世界還是如此,依舊有醜陋的人們盤據這整個社會。



東尼反叛地抗拒這險惡的世界,會讓人有股痛暢的爽快,我想,英雄總是需要被犧牲而創造出更美好的世界,成功革命家也都如此,此片反應出許多社會的縮影,好人就是常被壓迫吧,我想,當憤怒的力量傾巢而出,腐敗的社會也將被瓦解。


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

對不起,駭到你



完全衝著奧斯卡影后海倫米蘭,而買下這部電影,對不起駭到你,海倫米蘭在劇中飾演死婊子老師,演技極為突出。




凱特荷姆斯飾演的黎安是個領著獎學金過活的好學生,唯獨歷史老師Tingle(海倫米蘭飾演),總是阻撓她好事,而苦苦暗戀黎安的男同學硬是塞給她期末試題,卻歷史老師活捉,在兵荒馬亂的情況下,他們竟然綁架老師,讓這場誤會越演越烈了

海倫米蘭劇中扮演機巴死婊子,一出場就驚為天人,在這種一系列的YA片,還能請到影后級演員來主演,真想問問,究竟這劇本是哪裡吸引她。


一開頭電影就節奏緊奏,一直到獵槍不小心誤傷老師,可說是全片的高潮,可惜的是,後面是歹戲活拖,海倫米蘭一直躺在床上也沒啥發揮的餘地,即使如此,挑眉細語及富含玄機的笑容,都展現出深不可測的恐怖計謀,全片80%都死在床上,也氣勢出眾

本片最可惜的都在中間之後,甚至有點像鬧劇般的結局,讓人感到虎頭蛇尾,不過我真的很討厭看到凱蒂荷姆斯貧乏的演技,以前她主演恐怖怪潭也不怎樣,MTV竟然頒給她最佳突破女演員?!十分詭異,只有幾幕的Molly Ringwald(80年代的YA片天后),在片中演技都超越她,很開心看到Molly Ringwald,完全有畫龍點睛的作用,每每看到她出現,我都會很開心

對不起駭到你看完後有點小失望,因為我想要看到更多海倫米蘭,不過我也很難得看到YA片有如此賤的腳色,希望大家在提供一些不錯的YA片電影可以討論討論。







女男變錯身



一部輕鬆喜劇,最近喜歡看不用動大腦的電影,女男變錯身就是最好的選擇,男主角是主演窈窕老爸的男星凱文席格斯,更增加影片的可看度。



故事內容大致上是一對歡喜冤家,互看對方不順眼,在博物館裡頭一場爭執,神明將兩人靈魂對調,隔日醒來後,就是男女變錯身。



可想而知的,肯定是雙方得模仿彼此的生活習慣以及行為舉止,在面對升學管道上,兩人互相扶持,在這些日子,也看到各自不同的優點而漸漸地喜歡上對方,而後神明也滿意的將兩人對調回去,也下了完美的結局。



如同辣媽辣妹及幸運之吻不可思議的劇情,俊男美女的組合和詼諧有趣的情節,以及愛情電影必備的浪漫插曲,完全符合好萊塢基本公式,就是這樣,在紛擾的日子中,看了才會有喘息的空間和輕鬆的機會。

 

有時候在很忙碌下,不想要老看逼著自己的藝術片單,偶爾我就是想要看這種喜劇片,即使通俗,當下也很享受這過程,吃吃喝喝渡過一個悠哉的午後,真爽快。



電影中很明顯的凱文席格斯演技遠遠超越女主角Samaire Armstrong ,當女生的靈魂換上男主角時,舉手頭足間都可以很細膩的看到女孩的身影,反觀另一腳色就很刻意的詮釋男孩。



凱文席格斯是童星出身,小時候演過神犬也瘋狂走紅,不過跟一般童星一樣,長大後面臨轉型的考驗,在星路上載浮載沉,直到後來在活人生吃中,赫然發現他的身影,即使以前多紅,在那片演個小腳色也願意,在超人首部曲的影集也看過他的客串,直到窈窕老爸,大家也終於正視到他。



在窈窕老爸中,他飾演變性人的私生子,在裡頭扮演雙性戀的腳色,全裸演出外還喜歡上劇中老爸,完全跳脫出偶像的包袱,如此犧牲下,總算是又崛起了,雖然目前還沒看到他有多強的片出現,不過在imdb上看到他這幾年的片子也超多,相當期待這個努力的演員有更好的表現,我覺得外表是一時,有實力才是一輩子,也許有些人現在才注意到他,不妨看他在窈窕老爸中的表現,便可窺之一二。

搖滾芭比



搖滾芭比當初我會知道這部片,是在OW百大最佳演出,男主角John Cameron Mitchell名列第一百名,對這個封面扮相很深刻,後來找了很久,才在網拍找到這部片的蹤跡。



男主角漢森是個命運多舛的男孩,自小身在德國分裂的政局,等他長大後,他遇到一位美國軍官,願意帶他遠赴美國共結連理,但前提是他必須得動變性手術。



可惜,手術並不成功,留下了一吋的肉墜,而美國大兵狠心的離開他,此時,柏林圍牆破裂,白做的手術,現在看來有多麼諷刺。



漢森之後擔任保姆,雇主的兒子對她相當興趣,面對年幼金髮帥哥,漢森也一下子就栽進去了,不但教他談吉他創作,對他也掏心掏肺的投入,如情人又如師徒,不過,這男子始終不願跟他接吻,是嫌棄他,還是不愛他,都不重要,因為他之後一腳把他踢開,成為出名的偶像歌手。



漢森在感情上經歷波折,之後帶著樂團在一些餐廳巡迴演唱,在歌詞中曲曲透露歷年下的辛酸,他那憤怒的一吋,就是英文片名的由來。



搖滾芭比可說是性別諷刺的搖滾電影,John Cameron Mitchell自編自導自演,連現場演唱都是他親手包辦,實力未免也太堅強了,女裝扮相的他,相當像六呎風雲中的布蘭達,女人味十足。



搖滾芭比裡頭的插曲都是關鍵,歌詞都唱著內心往事,曲時而激昂時而熱情時而哀傷,令人陶醉於裡頭。



當在看搖滾芭比,看到一個女生的靈魂困住於男人的身體,在努力之餘又受盡滄桑,我想是可預期的辛苦,然而,用創作的音樂表達出自己的情感,這才是搖滾芭比的真正主旨,看完後有股痛快的感覺,聽著那些歌曲,順耳又愉快。




2007年7月23日 星期一

挪威佳片 愛重奏



台北電影節相當受到好評的愛重奏,近期正式上映了,這片是我這暑假最期待的電影,看完後,不能說是期待落空,我寧願說是,此片跟我預期不同才對。





故事圍繞在兩個好朋友身上,各自都有不同的才華,不同的特質,不同的個性,但兩人共通目的就是要當上作家。



率先初嚐成功的菲力普,出版首部評價極高的小說,也在同時遇上契合的愛情,然而,菲力普似乎無法兼得,他的精神漸漸走下坡,已經到了無可控制的地步,出院後的菲力普,試著不找尋前女友的下落,不過他內心始終淺在著重大的問題,旁人都無能為力。



伊利看著好友的失控,他很擔憂,又很無助,想要提振他但又莫可奈何,漸漸地,他想要積極的面對自己的夢想,於是他擺脫這ㄧ切的紛擾,遠離家鄉。



凱莉跟菲力普是那種ㄧ拍即合的情侶,但好景不常,菲力普在精神上出了問題後,凱莉不斷想要挽回這段感情,她努力的付出得到的都是冷漠的回應,看著心愛的人情緒反反覆覆起伏,凱莉身心也受到極大的煎熬。



電影節奏忽快忽慢,有時由旁白說故事般飛快述說流程,有時錯縱穿插過去與現在的時光,來來往往增加許多青春的感受,但整部電影讓我印象最深的,還是人物間深沉的悲傷。



電影以精神有問題的菲力普為主,他是那種朋友間最有才華,最有可能揚名利外的腳色,偏偏這種人,太過自負,自我意識太重,從他眼中看到的都是自己,自我的聲音,自我的前程,就是出色的藝術家,總是有問題就對了,他也比較少替別人想,但不能說他是自私,只是他比較處於自我,尤其當他崩潰後,看著週遭好友不斷的關懷他,菲力普還無法慢慢恢復,他在找,在找自己痊癒的方法,也在這過程,傷害了最親近他的人。



好友與情人的腳色,讓我為他們心疼,伊利是菲力普的摯友,看得出來他最不捨好友這樣的殘害自己,阻斷自己的前程,以前大談夢想就讓它煙消雲滅嗎,所以,伊利不斷的企圖讓菲力普重拾動筆,只不過,皆屢次碰壁,伊利是個很好的腳色,他老顧及好友,連自己的感情都搖搖欲墬,可能他自己也非常消極,我能體會伊利的為好友付出的精神,直到他也放棄,索性出國寫作,為自己去打拚了。



菲力普的女友凱莉,完全就是個悲情的腳色,平心論他與菲力普的交往也很短暫,沒多久,男友就進精神病院了,而且出院後,男友還覺得是感情讓他崩潰的,ㄧ般人應該就掉頭閃人,不過凱莉不氣不餒的與他聯絡,看著凱莉真情的對待菲力普,即使對方變化莫測,她也都去接受,只能說,愛情真可貴。



我會說,愛重奏是部描述友情與愛情付出的電影,在這片中,我看到對於ㄧ個病人的片片真心,原本以為是瘋狂青年電影的我,看完後,聽著配樂,會慢慢的回想這部電影的片段,有股沉澱的感覺油然而生,不過菲力普內在的問題,是我出電影後,還難以解釋的,如果面對好友如此,我又能像他們做到這等關懷嗎,我也不得而知。

2007年7月21日 星期六

華仔出片時機巧與妙



本人已經好幾年不聽華語歌了,只有劉德華跟王菲出片才會吸引我的注意,如今王菲退出歌壇了,華仔又好久才出一張,不過當他每次出片的時機,總是本人面臨人生關卡的時候,時機還真是巧妙。



從小我就喜歡華仔,好像那時候他是每個男生的偶像,儼然已經成為一種代名詞,每次音樂課評分,總是要選華仔的歌來表現,有時候還要學他的腔調,還可以讓自己更有自信,隨著年紀增長,對於華仔,是用另ㄧ種角度欣賞這個演員,這個歌手,及這個藝人。



就拿歌手個身份來說華仔,他BMG時期的作品都滿暢銷,每張是必收的,不過我還是最喜歡他加入EMI的作品,精緻又有質感,而且相當好聽。



華仔在推出美麗的一天國語大牒時,我只能用驚艷形容,每首歌都好聽至極,不是那種一張唱片只有主打歌好聽,而且量身打造的歌詞,搭配真人真事的故事,看著歌詞一起聽,眼淚就不知不覺的掉下來,我也因而買李家同的陌生人看。



華仔那張唱片找回久違在台灣的氣勢,唱片包裝也很精美,內容還有時空膠囊,當時懵懂無知的我根本苦無對象寫,早知道五年後華仔信守承諾兌現,我寫給自己也爽。



那時候恰好是我升高三時,人生陷入一種膠著,不曉得志願要走向哪,也不曉得要的是什麼,面對大考逼近,壓力大增,都是靠聽這張唱片,讓我心情好轉許多,最喜歡練習和續集及I Miss You,百聽不厭,我甚至還買DVD要看MV,後來仔細想想,似乎沒啥必要,不過在那時是辛苦考生的我,每天能聽上華仔的歌,就已經算很幸福了,暫時脫離現實的生活,隨著音樂飛揚。



美麗的ㄧ天大賣後,華仔沒有趁勝追擊,中間出了如果有ㄧ天的廣東專輯,我也買了,聽著唯一的國語單曲解饞,當時有很多款封面我還是選了好幾回,後來發現根本沒必要,後來這張不曉得什麼原因,竟然絕版了,好在已經買了,好人有好報,哈。



到我大二升大三時,華仔總算是又推出國語專輯了,當時我剛好要一個人飛到澳洲去遊學,說是遊學,由於省錢的緣故,我倒認為是流浪,每天窮到死,餓著肚子走ㄧ整個下午在漫無目的的城市流盪,也遇到不少壞事,不過我覺得經驗也非常棒。



在國外的目的是學習英文跟體驗當地,不過每天廣播不斷播放英文歌時,也開始懷念起國語歌了,好在我搭機前的下午,把這張專輯灌進我MP3裡頭,聽著裡頭的ㄧ個人,單純女孩,美人痛都好愉悅,什麼煩惱腳痛都無所謂了,還有虹橋機場的咖啡廳,我也自欺欺人地覺得,就是我的寫照,孤單一個人推著行李在機場大廳行走,自己就是跟旅行團不同,雖然完全沒關係,就是有ㄧ廂情願的快活。



在澳洲,電台每天必撥的歌就是,關史蒂芬妮的Cool,剛開始聽覺得不錯,可是電台是每天每天撥,聽到也厭煩,還是華仔耐聽,現在每次聽這張專輯,我就會想到我在澳洲的時候,真是回味無窮。



現在華仔又推出國語專輯,跟以往劉式情歌差滿多,看得出來華仔想要有多變的曲風,只不過我還是懷念他特有的歌路,專輯裡頭還是有ㄧ兩首歌曲很符合他以往的路線,我特喜歡繭人這首歌,很合我胃口。



目前本人剛畢業,面臨著當兵,出國,唸書等問題,太多事情煩心到頂點,而且又似乎沒有解決的樣子,聽著華仔的新專輯,頓時有股清流注入胸口,又回到以前聽華仔歌的快樂,暫時忘卻一些惱人的思緒。



華仔可能是我最喜歡的藝人,他的努力是可以讓人看的出來的,比較起他唱歌就跟以前飛碟與BMG時期差很多,演戲也是如此,拿他與梁朝偉比較實在是太不公平了,但是我肯定劉德華的用心,每當他拿獎我都會很痛快,甚至有他入圍我就會很爽。



關於電影的華仔,之後有時機再聊的好,雖然華仔不是天才型歌手,但是我就是很喜歡他的歌,也可以大方的跟大家說,我最喜歡的"歌手",就是劉德華。

2007年7月20日 星期五

管朱首部電影預告片



以下是管朱預告片,由於完整版十六分鐘檔案太大,我想,應該一輩子都不會曝光,對管朱有興趣的人,可在國際動畫影展那,窺之一二。



關於剪接真是耗盡大約一個月,我想,主要是因為本人太過懶散,原本已經剪好的預告片,因電腦原因付諸流水,後來又在思考配樂的考量,確定用口白人生預告片作為主題,真是洽當。



關於管朱我週遭好友對她相當感興趣,簡而言之,她就是我家樓下鄰居小妹妹,她驚人的故事都寫在分類影展第一篇,非常想撥出完整版紀錄片,就卡在檔案大小了。





麻煩請連結





本篇文
章引用自此

2007年7月19日 星期四

張愛玲 半生緣



最近再度品嚐半生緣,距離上次看已有好些年的久遠,當看著裡頭人物數年下發生的故事,反映出大時代的變遷,以及人們間漂泊的不安全感,無論在愛情與親情上,都是如此。



張愛玲的半生緣,簡介大家應都可熟能詳,我再次看這小說時,我更仔細的逐字逐句欣賞筆下人物的悲歡離合,可憐的尤其是女主角顧曼楨了。



曼楨飽讀詩書不外乎有個舞女姐姐曼璐ㄧ手提拔栽培,支撐原本潦倒的家庭,長大後的曼楨積極賺取家用來彌補姐姐幾年下來的委屈,然而,紅塵路越陷越深,曼璐也下嫁給油嘴滑舌的祝鴻才。



曼楨在工廠識的知心好友淑惠,淑惠的好友世鈞也進而認識她,也就慢慢開啟半生緣的源點了。



半生緣除了張愛玲精準的刻劃出人物當下的情緒,她也詳細的描寫發生的過程,雙方互相內心的反應是如何,每個人皆是如此,沒有只重視於男女主角的感情,令人看得懊惱的,便是存在於人的不信任感,甚至可說是猜疑心。



曼楨與世鈞長跑多年,雖無婚嫁之縛,卻早已私定終身,比較上,曼楨非常信任世鈞,可能出身困苦的她,很多事情不像世均那樣的思考方式,正因如此,兩人有些爭執都是出於世鈞的不信賴,曼楨更可憐的是,當她被囚禁的那歲月,世鈞也沒有積極著找尋她,還以為她嫁給了醫生豫謹,兩人間愛情基礎怎麼如此薄弱,對於世鈞,我有很多不諒解。



先提豫謹好了,他是大姐曼璐的前未婚夫,顯然曼璐內心對豫謹還是有漣漪,反觀豫謹看著曼璐,覺得她變得太多太豔俗,已經不是從前那清秀佳人,倒是他將以往的片面之情,投射於曼楨身上,不否認地豫謹對曼楨是有所期望,不過她已經有了世鈞,所以他表現得也相當大氣,而世鈞因豫謹的到來,對於曼楨與他家人的對待,無意間透露出自己小氣的一面,在愛情上,這些都是難免的,只可惜曼楨想找個機會與他解釋一番,之後卻被曼璐陷害了。



大姐曼璐面對曼楨始終有著自卑感,碰到了豫謹,回想起過去的事情,怨天怨地怨自己,太多懊悔仇恨她無法釋懷,而現況她也有所不滿,情急之下,竟然對親妹妹下手,險惡的一面顯露出來,曼璐是真的太走火入魔了,這個腳色,自始自終都沒有平反的機會,到死前也是悽涼,而曼楨出來後,已是人事已非了。



另ㄧ段感情線則是叔惠與翠芝,簡而言之,兩人都因身世背景而離離合合,他們沒有正式的交往,心卻繫在對方上,張愛玲也沒刻意經寫這段愛情起伏,兩人不斷的擦肩而過,叔惠對自己太沒自信,也無法承諾翠芝,也是因為翠芝雄厚的財世讓對方壓力甚重,在當時,身分的懸殊是個大障礙,而叔惠遠赴美國後再度回國後,她與翠芝似乎還有以往的火花,但以莫可奈何了。



曼楨後來對人生整個大崩潰,自己也行屍走肉地屈就於祝鴻才,本是大仇人最後嫁給他,我不太能理解曼楨的決定,只覺得後期的曼楨,真的似乎六神無主地過著每一日,經歷過多少風波,再次看到世鈞,曼楨說,我們無法再回到過去,短短的ㄧ句,訴盡多少悲哀,這句話,始終留在我腦袋裡。






2007年7月9日 星期一

淺談六呎風雲



最近腦袋時常跑出六呎風雲的片段,我想,六呎風雲真的是部影響我很深的美國影集,看著裡頭人物幾年來的變化,自己也不知不覺的與他們成長,尤其裡頭的人們各個都算古怪到極點,有時想想,異於常人的家庭下所成長的小孩,會有特殊的氣息,獨特的個性,這就是六呎風雲特別又迷人的地方。





六呎風雲是從一個家庭為出發點,看三個小孩與媽媽各自不同的故事,五年下來,他們又有何成長與改變,人生的縮圖也在這部影集被人觀察了解,我看六呎風雲,我認為人都會被家庭所牽絆,家是一切根本的基礎,但有時候家庭的糾葛也確實很令人厭煩,卻又擺脫不了。



大哥奈特他是小孩裡頭的開路先鋒,我想應該是很多人羨慕他果決果斷,毅然決然的離鄉背景,不過,放蕩不羈的他,也逐漸因社會家庭的壓力,封閉自己,環境及時間的改變,潛移默化地侵蝕你自己原本的光芒色彩。



我不曉得每個人有沒有一種,突然想要奔放,想要盡情的飆罵髒話,憤怒地狂吼這世界的不公,也想要不顧ㄧ切地放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那股衝動可能是短暫的,不免心癢癢的想去實現,又因很多因素而作罷,奈特富於冒險家開放的特質,正是吸引我喜歡這腳色的原因,不過到後期,也對他失望最多。



老二大衛是極度壓抑的腳色,長大後,發覺身邊不乏有這種個性的人,不一定全然是性向的區分,只是壓抑程度上,比例是相當多的,在台灣這社會,我們時常受到家庭,親戚,朋友,同儕間甚至是社會產生的無形壓力,人開始默默承受,或者去逃避,直到崩潰後,那傾巢而出的力量,是難以估計的。



後期大衛長期受精神折磨,我想可能是他壓抑太久,受到意外下導致這個後果,這點我覺得台灣人還滿能承受壓力的,有好有壞下,倒不如解放來的快活。



最小的克萊爾是慢火溫吞的腳色,ㄧ開始她很惹人厭煩,說到底就只是個成天瞎抱怨又不切實際的毛頭小子,但後來她走上藝術這條路,慢慢產現她具有的天份,花火般的成就現實的打擊她的自信心,我想走藝術這條路,總是起起伏伏,你可能ㄧ輩子沒有成就,可能ㄧ生都平淡風清,或者你總算有個代表作,又消縱即是,我羨慕外國人積極追求自己想要的目標,稱羨他們在十來歲時訂定自己的方向,朝有興趣發展,反觀我們的教育,不斷的鞭策學生讀書考試,狹窄的選擇就決定你往後的人生,難道就沒有更多出路可走嗎。



不可否認的是,我們並沒有多元化的事業發展,所以,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,又有發展,確實不太容易,在看克萊爾跌跌撞撞下,最後遠走天涯,有了不錯的結果,令人欣慰下也期望自己能像她般的發展。



媽媽這個神經質又古怪的個性,讓小孩跟她相處有許多問題,有時看到三個小孩,極盡所能的隱瞞媽媽所有的事情,最後被識破,媽媽大吼的說,沒有人會跟她說事情,她總是最後ㄧ個知道,也心有戚戚焉的會心ㄧ笑,我也都是這樣,誰會跟爸媽講事情,好奇怪,當然每個家庭不同,恰巧我們跟他們有許多雷同性,這就是我看六呎風雲很融入的原因吧。



後來她漸漸地打開心房,有點波西迷亞風格的走向,是老人都會變成這樣悠閒嗎,如果是如此,那還真不錯,父母親的腳色,就是辛苦太久了,其實小孩也不想要她如此,只是雙方都有自我的思考方式,百般無奈下,她自然而然就選擇的優閒,人老了,也就如此吧。



六呎風雲五年下來的光陰,雖然圍繞著這家庭的人物轉,但其實每個人都經歷不少事情,更有無法預期的未來,自己之後何去何從,真的很難預料,即使有個大方向,還是有點茫然,就走一步算一步,若碰到不錯的事情,停下來發展我想也會有不錯的可能性。



又再度寫起了六呎風雲,聽著片尾曲的Breath me,踩著旅行家的夾腳拖鞋,隨意的旅遊穿梭這大小城市,腳貼著大地的感覺真好,間奏叮叮噹噹的響起,好像也在鼓勵著我往前進的樣子,每次聽這首歌,總是心情愉快,回想起六呎風雲的片段,總是有淡淡餘味,或許幾年後,我再看六呎風雲,會更有感觸。






2007年7月8日 星期日

台北電影節 隱形人完全手冊



隱形人完全手冊,算是部奇幻電影,由Nikolaj Lie Kaas主演。



小女孩麗莎時常幻想跟住在牆壁裡頭的哥哥講話,由於母親曾經在十幾年前墮過胎,麗莎始終相信牆壁裡頭是他的哥哥,一日,父親開車意外導致麗莎身亡,這突如其來的傷痛,讓這對夫妻難過不已,舊房子的拆除,將困在裡頭的神祕男子釋放出來,他宣稱自己是那對夫妻的兒子。



這個神祕男子(由Nikolaj Lie Kaas飾演),大家都把它當作是智障人士,甚至送往收容所暫住,男子好似小孩般慢慢地學習日常簡單的生活起居,漸漸地他踏進這社會的大染缸,天真無邪的他,也逐漸碰到難題。



在獨自打工的日子,他碰到老闆的刁難與引誘,員工的異性吸引,鄰居的惡言相向,小孩的童真對待,那對夫妻的懷疑猜忌,都讓這純潔的腦袋,逐日吸收,最後也不知所措的回到原點。



男子的智商就像是個十歲大的小孩,他想要與他認為同年紀的小孩子玩,卻被其他人認為他有戀童癖,惹來不少風波,老闆的惡意侵犯,他也無知的接受,以為其他人都是這樣的相處模式。



從他的生活作息,他不太能成功的照料自己,靠著罐頭食用維生,在社交環境上,他得學習非常多,不過又有誰能交他呢,似乎每個人都以自己為出發點,反觀男子的真誠瀾漫,這世界上的人還真的很複雜。



我想這電影,透過有點童話情節的寓言,來看待這大人們的世界,由大人的角度,看這大孩子的行為舉止,兩個不同的角度,有不同的分析結果。



換個立場站,這男子宛如社會底層裡頭的弱勢族群,沒有人會公平的對待他們,還會有些人會站他們的便宜,雖然故事出發點並不是描寫於此,但雙關成分也令人聯想,當你週遭有這等人時,你會如何對待他們。



滿好看的一部電影,步調趣味也有很多嘲諷的橋段,唯一難以解釋的應該是他的劇情,總是不太可能發生,不過,也無所謂了。

2007年7月7日 星期六

台北電影節 誰才是導演



台北電影節開幕片--誰才是導演,男主角尼古拉也來台參與宣傳。



故事簡單來說,就是兩個導演在商業與藝術平衡的拉鋸下,如何能達到平衡點,嘲諷導演追求藝術價值卻不考量觀眾利益而故步自封,在拍攝一部商業電影情況下,風格迴異的兩人,發生許多爆笑的情結。



喜劇元素濃厚的電影,在台北電影節撥映時,現場笑聲不絕,我自己也沒有想到此片如此搞笑,可能我看太多大悶片了,尤其是飾演專拍藝術電影導演的Nikolaj Lie Kaas,他富有原創性的演技令我為之驚艷,尤其是掩面狂吼的橋段,好笑得要命,與另ㄧ男主角Nikolaj Lie Kaas非常多精彩對手戲。



當看誰才是導演時,時常身為觀眾的我,也會捫心自問的想,如果是我拍的電影,我會怎樣去做,會怎樣去詮釋哪些橋段,是要偏向商業呢,還是堅持自己,當然,此片用比較誇張的角度去放大一些電影工業的迷思,得獎導演的作品做垮公司還不自省,光怪陸離的情結揚言是藝術的表現,由影評來判定電影的價值,商業電影浮誇的對白表現,皆用輕鬆的角度切進描述並用喜劇呈現出來,在搞笑之餘又點醒很多人。



在看許多藝術電影,往往我也猜不透到底導演要表達什麼,到底這部片的價值在哪,為什麼評價這麼高,我怎麼什麼都看不懂,是自己的理解有限,還是自己始終無法達到去欣賞藝術的層面,首先都會問自己怎麼看不懂,不過也有可能是那部片根本就是大爛片,只是合誰胃口罷了,像我,多愛<非常男女>,評價那麼低我也不在乎,所以一部片的好壞,就看觀眾取捨了。



這部片真的滿好看的,期望之後片商能引進這部電影,讓人見識到,丹麥電影不只都是藝術充道,還是有像這種好笑的電影。

台北電影節 荒漠莎跡



逗馬首部跨國合作的電影,在荒漠中考驗人性的極限。



一個遊覽車因指南針錯誤,全車的人迷失在荒野大漠中,此地已經很多年人煙絕跡,有個人自願前往救援,其餘的乘客則待在原地等待。



這段時間,有個劇作家想藉由排演莎士比亞中的<李察王>打發時間,全部的人幾乎參與這場戲劇表演,隨著等待的時間越久,大夥開始產生不安的思緒,食物的短缺,水源的不足,音訊全無的惶恐,在排演過程,揭開人性最真實又醜陋的一面。



整部電影將旅客迷失在沙漠中,那恐懼緊張的情緒用最簡單方式拍攝出來,司機失誤導致的錯誤,第一時間就看到人們推卸責任與奮力指責人的態度,卻不靜心思考著有建設性的方法,一昧著用社會階級的層面使喚別人,在同一個空間,全部的人都是平等的,沒人能享受任何特權。



當旅客無奈著接受現實環境,時間的飛逝,人類醜陋的一面漸漸顯現出來,滿臉橫肉的老頭處心積慮的想與年輕女子交歡,自視甚高的男子採著別人滿足自己的桀傲不遜,甚至連老婆也不看在眼底,貌合神離的夫妻,老婆透過戲劇與他人挑逗,想要贏得老公的重視,民族優越的法國女子,不屑扮演荒謬的戲劇,到最後她又何等期望能參上一角而獨自背搞。



所有的理性,到後來都得放下,人們也逐漸瘋狂,場面也將一發不可收拾,當有個男子一走了之,看到他們唯一個希望破滅時,那悽涼的大吼,是令人不寒而慄的,那場戲,是全片最恐怖的一面吧。



導演很人性的,後面給予他們好的結局,但實際來講,怎麼可能呢,在未看這片的開始,我期望很高,還以為會看到更慘的情節,劇中飾演吉娜的女演員Jennifer Jason Leigh表現出色,她近期有一片與妮可基曼的電影,叫作Margot at the Wedding ,她在裡頭的表現相當受注目,強力問鼎奧斯卡最佳女配角。

2007年7月6日 星期五

布拉格愛情變奏



台北電影節又一部丹麥作品,布拉格愛情變奏。



ㄧ對貌合神離的夫妻,遠赴捷克布拉格處理音訊全無父親的後事,面對陌生父親冰冷的遺體,克里斯一點傷痛都沒有,不輕易揭露情感的他,在處理老婆的外遇,也冷靜異常,身在異鄉的兩人,親情與愛情上,透過死去的人而有了改變。



這是一部步調相當沉悶的電影,氣氛刻意營造出陰鬱的情感,有時都讓人喘不過去,如果是那種很悲傷的情節那還可以接受,但布拉格愛情變奏始終沒有讓我感受到那般沉痛,劇情也平淡的慢慢過去,沒什麼高潮起伏。



比較起來,女主角雖然外遇,但是她努力想要彌補對克里斯的背叛,甚至她還想要挽回她倆曾經逝去的感情,不過克里斯頂多與她交歡,有時反反覆覆的態度,令她不知所措,連身為觀眾的我,都替她老婆捏把冷汗,面對這種丈夫,相處起來真痛苦。



有段克里斯逼迫她老婆說出,她跟她外遇對象的細節,那邊就很像電影偷情的情結,比較起來,我偏愛偷情,震撼度及細膩度遠大於布拉格愛情變奏。



看完布拉格愛情變奏,沒什麼深刻的感動,只是默默的收起電影票根,再去看下一場台北電影節。

2007年7月5日 星期四

台北電影節 只賣有機肉



只賣有機肉,屠夫販賣人肉的禁忌情節,以幽默詼諧的角度切入,好笑又不失水準。



兩個男主角算是社會邊緣人物,Mads Mikkelsen 飾演的Svend從小因外在條件,受到冷潮熱諷直到大,還有個流汗史文綽號,而Nikolaj Lie Kaas飾演的Bjarne七年前的意外,讓他身心受創兒埋藏自己,一日,兩人毅然決然地攜手創業,故事也就慢慢展開。



開業首日門可羅雀下,Svend草草歇業,卻意外把水電工關進冷凍庫致死,清早Svend在驚訝之餘,卻將屍體切片拿去販售,口感造成廣大迴響,Bjarne與他於是決定將錯就錯,專賣''有機肉''。



劇情算是頗趣味,而且Mads Mikkelsen 飾演的Svend非常爆笑,頂著一個大禿頭,又常以自欺欺人的態度去與人爭辯,做事慌張猛流汗,但骨子裡卻是個冷面殺手,每當他步步決定下一個受害者,都使人驚訝又期待他們的死狀,緊緊抓住觀眾的心,刺激極了。



Bjarne慢慢揭開他的內心世界,原來七年前的意外並不單純,此時,一個女孩走進他的世界,也考驗他如何放下過去的腳步,與她相處,最後,她默默地懷疑肉店的秘密,也將自己給捲進去。



我覺得故事相當緊湊,他們的人物設計也非常鮮明,任何舉手頭足,都是那麼自然卻流露出喜感,那種笑點不用刻意經營,渾然天成的展現出來,尤其在這冷血的殺人情節,還能施展出黑色幽默,這才是最難得的。



關於人肉場面,直接聯想到的肯定是黃秋生的人肉叉燒包,在市面上少數挑戰禁忌題材的電影,只賣有機肉又用喜劇的元素拍攝,很難得而且又很好看,強力推薦。



此外,兩位男星都有精采的表現,Mads Mikkelsen擺脫帥氣的外型,剔光髮線扮禿佬,又醜又狼狽,他每個表情都像是那種學校裡會被欺負的瘦小人物,社會上也不乏這種影子,很厲害的一點是,在這誇張的劇本下,演員又不用用浮誇的表演方式詮釋,還能讓觀眾有如此多的笑點,太強了,Nikolaj Lie Kaas一人分飾兩角,極度出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