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

經典歌舞片 酒店



1972年提名奧斯卡十項大獎的經典歌舞片<酒店>,女主角麗莎明妮莉在劇中載歌載舞,以本片拿下奧斯卡影后。





故事從德國柏林開始,女主角麗莎明妮莉飾演的莎莉是酒店裡頭的歌舞女郎,某日英國來的劍橋教授布萊登(Michael York 飾演)成為莎莉的新房客,莎莉平時周遊於歡場,對於這位難得一見風度翩翩的英國紳士相當感興趣,熱情地幫他介紹家教工作,兩人間的關係似乎也越來越親密,莎莉也情不自禁的喜歡上布萊恩。



起初莎莉懷疑布萊恩ㄧ度是同志,不過當彼此逐漸熟悉後,情同意合的兩人也就開始交往,野心勃勃的莎莉不甘心屈就於小酒店裡頭,她夢想能成為舉足輕重的女演員,在洗衣店意外與一位德國上尉麥克斯(由德國演員Helmut Griem飾演)初識,帥氣又富裕的上尉很自然讓莎莉對他傾心,然而莎莉ㄧ再向男友保證只是想利用他的聲勢來幫助自己的演藝事業,布萊恩在懷疑之餘,也加入他們行列,開啟一段莫名的三人行之旅。



這趟旅行帶來的爆破性震撼,摧毀了三人間的關係,最後莎莉的懷孕,帶給她前所未有的衝擊,究竟他們該如何解決呢。



酒店中莎莉這位歌舞女郎內心存在極大的不安全感,她想要一段穩定的感情,也不想要留連於此,但又攀不了更滿意的職業,當布萊恩來到這裡,就好像汙泥中的ㄧ束鮮花,那麼的清新又單純,她迅速的喜歡上他,然而當有更不錯的對象時,莎莉開始冒出現實的ㄧ面,歡場女郎中攢錢的嘴臉,不知不覺地表露出來,可憐的布萊恩,無能為力之下,只能抑鬱地跟著他們,雙方呈現極大的反差。



那場關鍵三人眼神交流,妳來我往逗情交會,到底是誰在吸引著誰,隨著伏筆直到最後解答,看到最後還真是刺激,莎莉後來ㄧ度想要反璞歸真,但捫心自問下,還是回到原本的酒店,唱著歌曲討好觀眾。



我滿喜歡酒店的結局的,有時候相聚不代表是好事,分離搞不好會帶給更多無限的機會,看過些許歌舞片,我大概最喜歡酒店了,裡頭主角們

心路歷程的轉變,歌曲嘲諷又反映出內在的世界,華麗又不落於俗套敘述歡場世間冷暖,倒是我對於拿下男配角獎的Joel Grey感到很納悶,因為他這腳色都是在表演,從頭到尾皆在唱歌跳舞,沒有什麼自己的著墨,也不曉得這角色有什麼人物特質,我比較喜歡當年提名教父的三個男配角,是票源分散嗎?艾爾帕西諾輸得尤其冤,只能說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吧,麗莎明妮莉渾厚的嗓音,令人映象深刻。














2007年5月29日 星期二

礦工的女兒



鄉村女歌手Loretta Lynn的自傳式電影,由西西史派克和湯米李瓊斯主演西西史派克從14歲演到40歲,且憑本片拿下奧斯卡影后。



礦工的女兒故事大致上是說西西史派克飾演的Loretta Lynn,從小出生於不富裕的礦場,父親ㄧ輩子埋首採礦,家計始終不見起色,而村裡來個毛頭小子Doolittle(由湯米李瓊斯飾演),他對Loretta 一見傾心,於是他向只有14歲的她求婚,兩人年紀輕輕便共組家庭,而原本編織的戀愛夢,終究抵抗不了現實,他們辛苦的面對環境工作的困難,小孩子們轟炸等雞毛蒜皮瑣事。



Loretta平日的哼哼唱唱,突然讓老公異想天開買了吉他給她,就此她便踏入音樂這塊領域,無心插柳柳成蔭,Loretta創作了不少歌曲,應徵酒吧歌手也廣受好評,於是他倆夫妻自灌唱片,當月銷售量竟然衝到全國第十四名,Loretta的名聲也漸漸打響了起來。



水漲船高的聲勢讓Loretta嚐到成功的喜悅,卻也步步走向崩潰的邊緣,身體的疲乏,好友的逝世,家人的疏離,都讓舟車勞動的Loretta吃不消,最後昏倒於舞台上,大家才讓Loretta去休息好ㄧ陣子。



我看過許多音樂自傳電影,好像這些都是每個成名的歌手必經之路,總是要跌入谷底,再浴火重生,電影好看就在於西西史派克堅強的演技,她從14歲懵懂無知的少女,首次體驗愛情,就下嫁給個大老粗,第一次的魚水交歡看起來好像強暴般的不舒服,她在短短時間就被迫適應所謂的現實世界。



Doolittle也不是對她不好,不過兩人間也常衝突不斷,Loretta成功的扮演家庭主婦,這中間的轉變,都是這麼自然的發生,而後來漸漸地成功,Loretta也逐漸失去方向,內心許多衝突與辛酸,都不是外人能理解的,西西史派克細膩詮釋出橫跨幾十年Loretta的一生,電影中所有歌曲的演唱,她也親自上陣,實力不容小覷。



我非常喜歡看音樂自傳電影,因為除了歌曲好聽外,當時復古的場景,都深深吸引懷舊的我,此外,年輕的湯米李瓊斯與喬許哈奈特還為神似









狂愛聖彼得堡



狂愛聖彼得堡驚人ㄧ鏡到底的拍攝方式,成就ㄧ部清新又脫俗的電影,台北國際書展開幕片。



一個美麗女子歐雅漫在街上漫步,想認識她的亞洛夏前來搭訕,兩人談笑風生的散步著,互有心意的兩人,漸漸開始熟稔起來,亞洛夏於是打電話給好朋友派提亞出來,開始了三人之旅。



歐雅漫神秘又大方的個性,深深吸引著天真浪漫的亞洛夏,不過派提亞很擔心他好友被這陌生女子欺騙,於是不斷的觀察她的行為舉止,隨著你來我往的反唇相譏,派提亞也喜歡上了歐雅漫,始料未及的三角戀情短短發生於一個美好午後。



電影從頭到尾寫實的隨著演員的散佈移動,攝影機就跟到底,其中經過了驚險的車陣,大堆路人的行走,公車扒手的追逐,瘋狂球迷的遊行,實在很難想像到底攝影機要如何跟拍,演員又如何能記得了又多又長的台詞,而且情緒轉折也能完美的表現,十分厲害。



狂愛聖彼得堡好似愛在日落巴黎時般,透過主角們的聊天散步,從對白,表情,行動甚至是背景,完成一部愛情電影,為何歐雅漫一開始會接受亞洛夏的搭訕,為何周旋在兩個男人中間又不肯選擇,片頭的謎團,隨著一天時間的結束,也帶給他們殘忍的解答。



我能了解他們三人間迅雷不及眼耳地擦出激烈的火花,三個如此鮮明的腳色,各個截然不同的性格,自信又有想法,相見恨晚般一拍擊合,我想雖然結局令人有點悲傷,但他們三人那特別的ㄧ日,是難以忘懷的。



相當好看的狂愛聖彼得堡,電影風格很獨特又超出水準,過人的拍攝手法,演員爐火純青的演出,豐富又有內涵的對白,瘋狂奔放的劇情,看著雨中奔馳的他們,我也想跟他們一樣,在大雨中狂放怒吼著內心想說的話,好洋洋灑灑。


2007年5月27日 星期日

不願面對真相的事實



關於全球暖化的紀錄片電影,以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演講為主軸,將地球所面臨的危機,透過電影傳達世界,拿下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及電影歌曲。



地球近起年氣溫真的是逐年上升,夏日的延長與暖冬現象皆可窺出端倪,而大家可能都還抱持著一種心態就是,或許沒這麼嚴重,或者這些應該也不會發生在我這代,甚或是做這些事情也沒差我ㄧ個人,自然會有人出面,但其實全球暖化,人人都有責的。



據統計顯示,2000年以後,全球氣溫升高的溫度是數十年的好幾倍,隨著冰山的溶解,森林的濫伐,人口的增加,二氧化碳濃度的上升,導致氣候的大改變,環境的驟變是不可忽視的。



有心致力於暖化議題的人們,自然非常憂心,今年開始,各種期刊或者雜誌都大幅報導暖化議題,連每週CNN都有報導這些消息,綠能展業的開始,是在商業上幫助暖化的ㄧ大步,但除了這些,其餘隱藏性的危機我們能處理嗎。



當我看完這部紀錄片,我赫然的發現,原來問題嚴重性是我低估的,問題接踵而來地浮出水面,我想大家都很害怕地球會毀在我們這代,看著大自然的變化,渺小的我們能作何事。



其實裡頭都詳細的說明,資源回收,能源節約,使用節省裝置的器材,多搭乘大眾運輸,政府應該也要強制規定伐木業的限額,工業化廢棄的排放,而研究人員也致力於許多能源的轉換,由小而大的延伸,還得靠大家的覺醒。



實在是覺得自己太無知了,看完不願面對真相的事實,除了強力推薦每個人是ㄧ定要看之外,大家也能多從生活習慣開始做起,現在行動還不算太遲,地球的未來,還得靠每個人的努力。








芭樂特



紀錄哈薩克記者芭樂特到美國採訪的過程,諷刺許多當下的美國文化,男主角Sacha Baron Cohen也因本片拿下金球獎喜劇類最佳男主角



芭樂特我當初光看預告時,不禁會想,該不會像美國許多低級喜劇那般不入流吧,但是又對於此片的劇情感到好奇,也納悶男主角怎麼拿下許多獎項,在DVD上架之下,索性租回家看,我當初還差一點要去電影院看勒。



電影一開始就誇張的嘲諷哈薩克,我在狂笑之餘也很懷疑是否真是如此,會引起廣大的爭議不是沒有道理的,看芭樂特面對美國不同文化的衝擊,作出許多令人噴飯又不恰當的舉動,真是有夠誇張又搞笑,但我覺得最經典的還是芭樂特迷戀上海灘遊俠潘蜜拉的橋段,有夠好笑。



話說芭樂特原本是外派記者到美國體驗當地文化,後來他在飯店看到海灘遊俠的片段,他就此瘋狂的愛上潘蜜拉,於是他要從紐約跑到加州找尋她,過程中笑料百出,也遇到許多新鮮的事情,買熊和與南方上流社會學習禮儀那邊,我非常喜歡,創意到了頂點。



經過一連串的風波,芭樂特總算是到好萊塢了,看到潘蜜拉隔天要辦簽書會,他異想天開的要搶婚,那邊是整片最高潮的地方,折磨潘蜜拉,令我拍手叫好,太好笑了,潘蜜拉繼海灘遊俠後,總算是又有一個代表作了,不過那邊真是拍得很真實,我看imdb上是寫uncredited,如果這些是沒有串通好的話,那我真的覺得這部電影很棒,很寫實。



夾著許多真實紀錄片的喜劇電影芭樂特,我覺得笑點非常多,許多對話也很賤又不失水準,是頗值得一窺究竟的,男主角拿下今年喜劇片最佳男主角,我馬上聯想到以往拿獎的演員,演得要死要活也不見得可獲獎,芭樂特真的是相當風光的。
















神鬼奇航三觀後感



是否今年的續集電影都每況愈下呢?繼蜘蛛人後,再度讓我失望的作品,神鬼奇航第三集。



關於第三集的劇情,我想大家應該都頗清楚,一開始我對於所謂世界的盡頭非常感興趣,尤其光看預告海斷崖那邊,就夠吊我胃口,實在很想知道,盡頭之後是什麼,然而,許多辛苦鋪陳的劇情,最後又很敷衍的結束它,實在是欺騙觀眾阿,不曉得編劇在搞什麼。



周潤發飾演的新加坡海盜,幾乎沒什麼發揮的地步,突如其來的賜死,當下讓我覺得,明明是九海盜之一,怎麼如此簡單就陣亡,某人還能死而復生呢,他卻不行,只能說,話都是人在講的。



一群人浩浩蕩蕩的走向世界的盡頭,這也是電影最終的主旨,然而,盡頭卻令人如此失望,沒有多大恐怖的震撼,好似掉落一個瀑布般的稀鬆平常,這就是盡頭?而回程也挺容易的,"倒就是反"跑來跑去如兒戲般,就可以遠離死亡之地,很天真的段落。



強尼戴普在這集我只能將他列為男配角的姿態,戲份少又不怎麼吃重,且刻意著墨的精神分裂讓人摸不著頭緒外,少了深度也失去了風采,在一二集原本傑克船長的風範都在第三集毀於一旦,商業考量犧牲了影片原創的精神,從第一集看的我,到第三集是徹底的失望了。



編劇也非常好笑的硬是連結許多沒必要的愛情,女巫跟章魚船長竟然還有愛情故事!是有必要嗎!而且女妖的釋放,功力也不過如此,我還期望有水龍捲的出現,看來都是我太一廂情願了。



電影最好看的地方只有最後的40分鐘海上激戰,那邊確實還頗高潮的,伊麗莎白與威爾的打鬥求婚,我覺得相當好看,總算是有情人終成眷屬,但是最後電影安排他們的結局,我又不喜歡了,真的很想跟編劇說,請不要一而在再而三毀掉原本的經典!



第三集很誠意的送給觀眾將近三小時的劇情,辛苦憋了一拋尿,也憋了一肚子火,沒想到繼蜘蛛人後會有讓我如此後悔的大商業鉅片,希望之後驚奇四超人別令我失望了。










2007年5月23日 星期三

阿瑪珂德



我看費里尼的電影,第一部就從艱澀難奧的八又二分之一下手,我隱隱約約記得當時腦中糾結的畫面,不過面對影壇大師的作品,我硬是再看第二部阿瑪珂德,與八又二分之一截然不同的風格,較輕鬆有趣,本片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。



阿瑪珂德描寫30年代義大利,軍事主義情結的人民,大美國崇拜的情操,透過一個青年男孩眼中,窺看外頭的世界,情慾旺盛的他,幻想與巨大乳房的雜貨店女老闆交歡,隨著人物日常的表現,我們好似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著義大利的紀錄,如此接近生活。



人們輕鬆逗趣的過著每一天,連街頭偶爾小聚會都能牽繫著大夥的關係,鎮上風姿卓約的女子,儼然成為青少年們性幻想的對象,自然脫俗的電影,完全不流出刻劃痕跡的手法,完整的呈現簡單小鎮的畫面。



我之前是完全不知阿瑪柯德的劇情,ㄧ開始在看的時候,我有特定的映象,想要找到劇情的主軸,演員的分配,腳色重要的何等關係,但看著看著,這一些都是惘然,徒勞無功只顯得自己受到電影格局限制的膚淺,迴歸到最單純的原點,欣賞這部電影,看到許多玩味又不失趣味的片段。



總體來講阿瑪珂德是部相當可愛幽默的電影,他沒有個特定主軸的橋段,很平實的記錄著當時意大利社會是怎樣的狀態,由一個家庭裡頭的成員作代表,脾氣暴躁常與老婆鬥嘴的夫妻,神經失常的叔叔,乳臭未乾的兒子,他們每日的作息與外界的交流,我看到義大利最平凡不過的日子。









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

哭泣與耳語



英格瑪柏格曼經典電影哭泣與耳語,提名奧斯卡五項大獎,電影內容大膽創意的發揮,至今仍令人深刻。



哭泣與耳語主軸描寫三姊妹情感的糾纏,老二阿尼斯罹患重病,數年間都由一個親密看護安娜照護,兩人也培養出濃厚的女女情愫,直到阿尼斯的病情逐漸嚴重,無可挽救之餘,姊妹開始回家,陪伴阿尼斯最後生命的終點,團聚下揭開長年來的瘡疤,也挖起每個人內心深處最隱私的痛處。



導演形象化的表現出情慾轉變,大量運用火紅色臉孔的過場,暗諭著人物內心的慾望高漲外,也模糊帶過有些無法解釋的結論,這三姊妹各個都是極度壓抑的腳色,老大凱琳的婚姻是有名無實,老二長年臥病在床,童年有著戀母情節,長大後將這情感轉換到看護身上,老么瑪莉亞結婚後還是戀戀不忘舊情人,每個人在愛情上都趨於卑微。



除了劇本與場面的大膽運用外,老大與老么之間有著亂倫般的曖昧情節,是我完全無法理解的,為什麼親姊妹會能如此發展呢? 看完至今都還在震撼中,後面氣氛轉變為有些恐怖,阿尼斯復活般的求救,是真實的?

還是幻想的? 我無法得知,但看著阿尼斯痛苦的求救,高貴的姊妹仍舊厭惡骯髒病瘡與屍嗕,就只有看護安娜不離不棄的守著她,當下形成極大的對比,讓人感到非常直接現實的殘酷。



哭泣與耳語能如此經典不是沒有原因的,除了有形式映像風格之外,探討女同性戀,重病病患的離棄,亂倫關係的點綴,婚姻生活的諷刺及肉體情慾的刻劃,都相當震撼,而本片還有個特色就是停留於演員臉部的大特寫,都可細膩洞察人深處的一面,激烈精采的演出,造就一部出色的電影。

橄欖樹下的情人



伊朗導演阿巴斯的作品,一九九四年坎城影展競賽片。



故事寫實的從一個導演來到村里要挑選男女演員開始,每個人無不渾身解數的想在導演面前一展表現,最後雀屏中選的主角,卻是在現實中有著愛情糾葛的兩人,在一片尷尬的場面還要上演愛情戲碼,因此拍攝過程中風波不斷。



話說男主角哈山在現實中苦心積慮要追求塔荷莉,然而一場地震讓塔荷莉失去了雙親,於是婚姻大事就落在奶奶身上發落,哈山除了是文盲外又是一介莽夫,奶奶當然希望孫女能飛上枝頭便鳳凰,所以死也不肯答應哈山的求婚,而電影的開拍剛好成全了哈山的心願,在開拍期間不斷的試探並且追求塔荷莉,直到電影殺青後,這段苦戀也終究畫下段落。



在看這部影片,我認為紀錄的成分大過於劇本張力,從電影開拍中真實的呈現每個角色分鏡的發揮,前置作業的辛苦,臨時演員的找尋,場邊背景的安排,也因如此,我倒覺得有點乏味,甚至煩悶,個人不是這麼喜歡,好像失去了重點,如果真的是要很生活化的表現,那男女主角間應該在戲外需要有點火花,或者其餘應有特別的元素,不過看到後面,都沒有出現,難掩失望。



橄欖樹下的情人,風景美不勝收,最好看的一幕莫過於片尾一鏡到底遠鏡頭的拍攝,將遍綠景深樹林如詩如畫地映照在眼前,美翻了,可憐的男主角,到最後還是沒有追到美人心,這段如此辛苦的工作,究竟是為了什麼,劇中有些對白還頗幽默的,除此之外,我也不知道還能說什麼,看這部片我就馬上跟新天堂星探連想,是有那麼雷同的相似處。




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

父子情仇的 原野鐵漢



保羅紐曼早期的電影<原野鐵漢>,描寫父子情仇的西部電影,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及男配角獎,保羅紐曼也同樣獲得男主角的提名。





保羅紐曼飾演的Hud自小就與父親相衝,直到幾年前的酒醉駕駛,意外害死了哥哥,罪過又愧疚的離家許久,姪子Lonnie告訴保羅紐曼家鄉的牧地出了大問題,離散的浪子總算是回頭了,不過此時的家裡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。



返家後,Hud與父親的關係依舊沒有改善,而從小就失去雙親的侄子,也把叔叔當作自己效法的榜樣,原本就浪蕩不羇的他,經過許多風花雪月後,看上家中女管家艾瑪(由Patricia Neal飾演),似乎他的回來並沒有解決牧場的問題,反而讓儉樸生活更圖增許多意外的變數。



ㄧ開始我對於主角Hud抱持著一個看法,他ㄧ定是有什麼悲傷的往事,或者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過去,看到中間,我慢慢對於Hud的任性與自私感到厭煩,他始終就沒有為這個家庭付出多少,即使到父親過世後也一樣,固然自我的行為模式令我感到無奈,反倒是原本天真年少的侄子,不斷的歷練成長,最後孓然的出走,真是酷斃了。



原野鐵漢基本上我覺得其他配角都比男主角有戲味許多,年邁的老父親(Melvyn Douglas飾演)支撐著整個牧場的運作,當全部牛隻傳染腐腳病慘遭屠殺之餘,他除了擔心破產的危機,更得替無辜的孫子留下一些後路,因為要仰賴不可靠的叔叔根本不可能,此外女管家艾瑪真是有夠帥的角色,他完全不受Hud的挑逗,全心全意為家裡付出,即使是很簡單無要緊的事情在她眼中,都是十分重要,她為家計省吃儉用的安排,最後竟差點慘遭Hud的強暴,而後艾瑪離家,我腦中只有個結論就是,Hud還真是沒路用,逼走一波又ㄧ波的好人。



當我找尋得獎名單的同時,我也很意外的發現,這兩個正義的主角分別獲得奧斯卡男配角與女主角的肯定,老父親就算了,戲份極少的女管家竟然拿下最佳女主角,只能說,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ㄧ屆,我倒是為沒被提名的姪子Lonnie(Brandon De Wilde所飾演)感到惋惜,我真的覺得他演得超好,後來我找ㄧ下他的資料,Brandon De Wilde早在11歲的時候,主演<原野奇俠>,獲得奧斯卡男配角的提名,只能說,原野鐵漢還真是募集一堆頂尖的演員來主演,光看他們在裡頭飆戲就夠過癮了。



原野鐵漢大概是所有我看過保羅紐曼的電影,對他的角色最反感的ㄧ部,太不討喜了,電影除了演員精彩的演技之外,最後屠殺牛隻的場面也頗浩大,深刻描寫德洲養牧人的辛苦,也將浩瀚無邊的西部片,注入許多人性情感的色彩,讓這陽剛的黑白電影,有了許多細膩的感情發揮。我後來看一些資料,Brandon De Wilde在1972因車禍身亡,享年30歲,真令人泣噓的消息,下頭是他幫Melvyn Douglas代領奧斯卡男配角的照片。原野鐵漢是部相當好看的經典老片,我也看了一些舊片後才知道更多久遠好演員表現是有多麼令人激賞,現代演員要學習的還真多。




2007年5月20日 星期日

我心深處



擅長嘲諷喜劇風格的伍迪艾倫,電影內心深處深刻的描寫一個家庭倫理的悲劇,本片風格也濃厚地向他欣賞的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致敬,獲得當年奧斯卡五項提名。



爸親遠赴希臘,母親陰鬱不堪企圖自殺,大女兒(戴安基頓飾演)是事業有成的詩人,二女兒立志成為作家卻苦無靈感,小女兒則是在好萊塢打轉的二線演員,故事從雙親分居後,這個平凡的家庭漸漸開始逐漸瓦解。



主軸在老大與老二身上,老大戴安基頓她本身在事業上相當成功,即使老公工作不順遂向他訴苦,她也無能為力去分憂,夫妻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差,面對母親的職責,她除了憂心外,與妹妹又持於雙歧的看法,家人間的衝突不斷,似乎也找不到平衡的方向。



二女兒從小就很想仿效母親,也很像變成跟姐姐ㄧ樣的人物,她花許多時間照顧母親,她不滿意整個家庭的狀況,不開心自己工作的侷限,更無法接受父親再娶的消息,於是她相當地憤世忌俗,最後卻意外懷孕,令她哭笑不得。



我心深處從電影一開始氣氛就相當沉重,面對具有神經質又些許控制狂的母親,家人都牢騷式發洩著滿溢的情緒,直到父親毅然決然地離開,崩潰的母親最後開煤自殺未遂,這突如其來的意外,在分歧的家庭,有了爆破性轉戾點。



我心深處在母親自殺與父親再娶兩段關鍵中,可以很明顯的見識到每個人物的心情轉變與內在的影響,裡頭每個人似乎都很不開心,回歸於單純面,家庭維持在無法健全的情況下,分散四地的子女,始終被此牽絆,無法脫離。



這是ㄧ部還頗沉悶的電影,悲傷的氛圍,衝突與掙扎,細膩地描寫一個家庭的悲劇,看完我心深處,除了心情悶悶之外,對於伍迪艾倫在情感上的分析,非常佩服,此外劇中媽媽的任何一段戲,都讓我映像深刻,家是每個人的根本,在基礎不健全下,又何能長出茁壯的分支,對於家庭的重要,看完電影後我也有新的看法了。




2007年5月18日 星期五

此情可問天與長日將盡



艾瑪湯普遜封后之作<此情可問天>,本片描寫英國大莊園家族的故事,劇中對白,背景服裝,都將優美的英式傳統文化完整的呈現出來。



故事從艾瑪湯普遜與安東尼霍普金斯兩個家族,人物間感情交錯的展開,基本上,此情可問天是部相當龐大的主題,多線內容的進行,與旁支角色的關係,息息牽繫著彼此,憑心論,原班人馬隔年推出的<長日將盡>,比較上我倒偏愛後者。



就我看過所有的英國電影,此情可問天很容易讓我聯想到李安的理性與感性,同樣都是姐姐是比較壓抑理性的,妹妹則是天真浪漫又賦予熱血的性格,當我在看此情可問天時,個人認為妹妹(海倫娜波漢卡特飾演)與窮人百斯先生(Samuel West飾演)的戀情 ,遠比男女主角的愛情有味道,更有咀嚼的後勁。



此情可問天唯一令我納悶的就是男女主角到底是怎樣擦出火花的,ㄧ點都讓我感覺不了愛情的餘味,反觀出場沒多久就掛點的Vanessa Redgrave幾場戲都是那麼的有韻味,也獲得女配角的提名。



隔年的長日將盡,我實在是太喜歡這片了,劇情深度又細膩動人,男女主角也獲得當年奧斯卡雙雙提名。



故事同樣的發生在英國古老莊園,描寫管家與僕人數年來的愛情故事,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的管家史蒂芬,大概是我看過所有電影中,最壓抑的角色了,他與艾瑪湯普遜之間的愛情,除了被他故意澆熄外,且強迫抑制住自己情緒的起伏,當艾瑪湯普遜發現他書中玩物時,那場沸騰又克制的情慾戲,讓我在看的時候,心都糾結了起來,也懊惱兩人又再錯過一個進ㄧ步的大好機會。



長日將盡故事可能不少人覺得很悶,不過個人是相當喜歡本片的步調,沉穩內斂又有深度,不時還會回想劇中場面,都深刻的吸引著我,電影最後結束公車那場離別戲,將本片帶向最巔峰的高潮,隨著大雨下落,公車緩緩離去,看著艾瑪湯普遜掩手痛哭的揮別,代表兩人不再見面的可能,也讓這段極度壓抑的戀情劃下了終點。



此情可問天與長日將盡有些與的同質性,不過大致上是完全不同的,本人是偏愛後者,對於男女主角間的感情有相當著重的描述,而且劇本的主旨也有相當明確的方向,長日將盡近幾年有發行DVD,HBO有不時會撥出,反觀此情可問天只發行LD,要看到這部片,也相當不容易。

2007年5月17日 星期四

墨利斯的情人



休葛蘭早期經典的同志電影,墨利斯的情人本片也讓兩名男主角,拿下當年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獎,此片在台灣難找到頂點



故事是從19世紀初英格蘭開始,詹姆斯威比飾演主角墨利斯,大學時期與休葛蘭飾演的克勞夫相愛,兩人秘密相戀多年,始終沒有被人揭穿,直到幾年後,從報紙上知道同儕友人因同志身份被揭露而流放作苦役,他們的關係便開始有了轉變



休葛蘭太害怕彼此總有一天會被發現,於是他率先的離開墨利斯,除了遠赴希臘外,而後並與他攤牌,最狠的莫過於幾個月後,通知他已結婚的消息,並邀請墨利斯來當招待,許多衝擊都還尚未吸收的墨利斯,也被迫逐漸適應克勞夫的離去



這段時間,兩人似乎又維持純友誼的狀態,也歸功於休葛蘭太能轉換自己的性向,墨利斯開始想要改變自己,透過醫療過程,卻始終無法改變天性的本質,就在此刻,休葛蘭家中的僕人史考特由Rupert Graves飾演,他發現了墨利斯的孤寂,於是他向墨利斯投懷送抱,兩人便展開另ㄧ段禁忌的戀情



然而墨利斯對於新情人始終沒有辦法完全的信任他,自從他與休葛蘭分手後,他就沒有與其他人有越矩的行為,但到最後,墨利斯終於坦率的承認自己的性向,並且跑去與史考特在一起



這部片其實還頗長的,橫跨幾十年的愛情交織,讓我最訝異的是休葛蘭的轉變,一開始是他自己與墨利斯告白的,也是他熱烈的喜歡上他,但到中間開始,他似乎那麼容易的就可以改變自己天生的特質,而跑去結婚,更詫異的還在後頭,他還想要否定他們兩個以前所有的過程,並且對於墨利斯與新情人的相識嗤之以鼻,做人能如此乾淨俐落的,我想也只有他



反觀休葛蘭的狠心,我倒欣賞僕人史考特的決心,他很早就發現墨利斯的與眾不同,並且欲情故縱的吸引他,他突破現實的不可能與身份上的差異,勇敢的讓墨利斯與他交往,那股勇氣我想是很難去想像的,在那年代,原來同性戀是要被鞭刑的,何以見得某些上流社會的人是有多害怕且壓抑



總算是看到墨利斯情人這部經典名片,據說這是休葛蘭的成名之作,但其實詹姆斯威比James Wilby在裡頭演技相當精湛,太多內心戲的衝突都讓人感受到墨利斯的無奈,非常好看的ㄧ部電影,台灣只有LD,要看還得上網買,只能怨嘆要看好片是要付出相當多的金錢和心力







2007年5月15日 星期二

失嬰記





米雅法羅是一位生性單純的已婚婦女,但從她懷孕的那一刻開始,一切奇怪的事通通發生了: 她自己的身體狀況異常,而她所深愛的丈夫與親切的鄰居都越來越不對勁。慢慢地,她發現了一個可怕至極的秘密正在默默進行中,自己居然陷入了一場女巫儀式。



失嬰記算是氣氛營造相當成功的恐怖片,片頭一開始當他們搬進去房子時,可怕的劇情便慢慢的舖成,神秘過世的舊房客,離奇死亡的妙齡女子,詭異的衣櫥擺設,令人寒毛豎起過度熱情的鄰居,好似在計謀著什麼,將可憐的女主角推向崩潰的邊緣。



不看到最後是不知道結局是什麼,女主角夢境的橋段遠比現實來的駭人,最震驚的莫過於這些皆是事實,電影到後頭米雅法羅發揮母愛的光芒,硬是死命抵抗所有惡勢力一段時間,可惜形勢比人強,最後還是逃不過他們的魔掌。



相當突出又經典的驚悚片,在影史上駐入永不抹滅的足跡,未交代完全結局更顯得女主角的悲慘,慘無人絕地被利用,竟然沒有受奧斯卡提名,除了一大諷刺之外還瞎了眼,裡頭飾演陰險老婦人的Ruth Gordon則那下一座女配角,米雅法羅在裡頭的髮型也成為時尚典範,也是電影未預料的一筆成就。






戀愛沒有假期



光看預告就不怎麼吸引我的電影,無意間租DVD回家看時,重拾久違商業愛情片的感覺,比想像中好看許多,充實了午後閒閒的時光。





電影主要內容是兩名情場失意女子,在聖誕佳節前夕,為了拋開所有的包袱,在網路上與陌生人交換住處,這未知的旅途,也帶給她們另一番體悟。



電影一開始就切入主題,兩個性格迂迴的女主角,一個是保守又壓抑的英國傳統女性,另一位則是好萊塢事業女強人,她們在感情上有相當失敗的結果,於是逃避現實,一求解放,當歡喜愉快的行程與激勵高昂的配樂,便開始進入戀愛沒有假期的高潮。



兩段劇情中,我偏愛凱特溫斯蕾的故事,她深情得令人感到心疼,又天真浪漫得令人感到可愛,慶幸老天待她不薄,給了她壯麗豪宅外,也與裡頭名人交流而激起不少火花。



導演將她塑造成好心又卑微的苦情女子,其實她這樣的個性就是會吃盡苦頭。跌跌撞撞地碰上了同種類型的傑克布萊克,外型並不突兀的兩人,卻因內在的相吸引而互相拉近,這才是使人感動的,而天花亂墬俊男美女搭配,在我眼中則顯得不切實際。



說實在我不是很喜歡卡麥蓉狄亞茲,甚至有點看膩她的演技,而裘德洛我也沒有看到他以往英姿換發的風采,到底是怎麼回事呢?我不曉得!然而主軸還是在他們這段身上,個人是感覺普通,倒是不少段關鍵戲音樂都很煽情,還頗據笑點,在市面上一遍片荒的情況下,大家不妨租回家看,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
2007年5月5日 星期六

鋼琴師和她的情人



這個月看過最動人的電影<鋼琴師和她的情人>,原本以為是部大悶片,豈知如此好看,拿下奧斯卡女主角,女配角及原著劇本大獎。





19世紀末,蘇格蘭啞巴婦女 Ada(荷莉航特 飾), 帶著她的私生女(安娜派昆 飾),和一架鋼琴,遠渡重洋來到紐西蘭,嫁給經過家人安排好的富農 (山姆尼爾 飾)。



 Ada的鋼琴被老公以物易物地交換給性情古怪鄰居(哈維凱扥飾 演),Ada生氣又憤怒的情況下與鄰居低下交換條件,她每次去她那彈ㄧ次琴,以黑琴鍵數量計算做ㄧ次"交易",完成後,鋼琴便物歸原主。



數次過後,懊惱的鄰居立即當下將鋼琴送還給女主人,沒想到,這個舉動卻將Ada冰封已久的感情給燃燒了起來,餘情未了的兩人,在一次激情狂歡意外地因女兒的童言童語,兩人的私情就此被攤在檯面上了。



Ada就此被老公軟禁起來,但仍舊抵擋不了情感的誘惑,極力地想要傳遞自己內心的情愫,誰也沒料到,女兒再度的背叛,最後會導致恐怖又殘暴的下場,男性主義的權徵在最後ㄧ刻釋放出來。



鋼琴師和她的情人從片頭一開始就很驚艷,淒涼的海邊,ㄧ對優雅的英式母女流浪於此,空蕩蕩的沙灘佇立著ㄧ架鋼琴,靠著女主角的堅持,才得以與鋼琴碰面,海灘彈琴及女兒舞馳著的快活,是電影很高潮的橋段,蕩氣迴腸的琴聲,兩人享受著音樂心滿意足而翩翩起舞,那場關鍵戲,就是吸引著男主角擁有這鋼琴的決心。



男女主角間每次身體的交易,一次比一次開的條件更大,在電視前看的我情緒都高漲了起來,Holly Hunter犧牲又細膩的演技席捲當年所有影展最佳女主角,只能說若不是她女兒不斷的程咬金,她後來也不會受如此大的苦頭,但話說回來,每每看Anna Paquin演出都令我眼睛為之ㄧ亮,喃喃自語地遊戲人間,天真又自然的演出,也難怪會獲得奧斯卡的讚賞,在頒獎典禮上也頗有笑點,好可愛。



由女性角度出發探討愛情與性的電影,女導演珍康萍赤裸裸的揭開人類深處的情慾,不落俗套的劇本與演員精采絕倫的演出,還有令人動容的配樂,將整部片推向完美的巔峰,看完後幾天下來,我整個腦袋都是那首琴聲,後勁猶存。